2012年1月14日

[車票專題] 車票編號、磁帶、小孔和智能車票

車票編號

地鐵最早期的編號非常簡單,排列為「字母+數字」,而當中的數字代表了首次發行的年份。而95至98年間的車票編號排列更改為「數字+點+數字+數字」或「數字+數字+點+數字+數字」,第一個數字是指發行月份,第二個數字則是指發行年份。例子: A79 / C79/A80/8.95/10.95

數字+字母+字母-據說是以車牌編號的形式編排,從而可看到所屬年期,也有稱只是一個代碼,但正確意思己無從稽考。而數字則代表了負責印刷的廠商*。例子: 1ER

*1=Tomoegawa / 2=Toppan / 3= Kyodo Printing Co., Ltd. / 4=Marubeni Tomoegawa / 5=Tokin

「數字+數字+數字+數字」- 前兩個數字是指發行年份,後兩個數字則是指發行月份,但在地鐵遊客1天乘車證則相反,前兩個數字是指發行月份,後兩個數字則是指發行年份。例子: 9810

「數字+數字+數字+數字+數字+數字」-此組編號只會出現在紀念車票上,是指該車票在某年某月首次發行、全套共有多少張、該張票為全套的第幾張。例子:040531 / 040532 / 040533

磁帶和小孔

車程的資料只會記錄在車票的底部,假如乘客將車票從錯誤的方向放進閘機,閘機便無法讀取車票上的資料。為使乘客能將車票從正確的方向放進閘機,鐵路公司便在左下角開了一個小孔,這個小孔除了讓乘客每次都能夠將車票從正確的方向放進閘機外,也是啟動閘機的一個重要機關,磁帶車票使用了「0」和「1」的二進制信號,當車票進入閘機時,首先接觸到感應器的是車票邊緣,因光線不能通過,故此收到的信號為「1」,其次接觸到感應器的便是小孔,因光線可以通過,收到的信號便是「0」,小孔過後,光線再次不能通過,故此收到的信號便再次是「1」,當閘機收到「1-0-1」的訊號組合後便會啟動,從而讀取磁帶上的資料。此外,失明人士也可憑這小孔將車票正確地放入閘機。

早期的磁帶車票需儲存的資料較少,單磁帶便足以應付,隨著儲值車票推出,需儲存的資料較以往為多,單磁帶便不足以應付了。故此,鐵路公司便在車票的背後再加上一條磁帶,以應付需儲存的額外資料。這種雙磁帶設計其後被覆蓋整張車票背面的磁粉取代。除了磁帶本身,車票的底色也是磁帶車票的一個特別之處。早期的車票普遍使用啡底色,而後期的車票則以黑底色為主。相比之下,黑底車票的抗磁力比啡底較佳。現時的磁帶車票平均使用四十次便損耗。

圖片一: 單磁帶車票
圖片二:雙磁帶車票
圖片三: 黑底車票
圖片四: 啡底車票

圖片五及六:一般單程票只有一邊有洞,而這張花近一年
時間研究的車票就兩邊都有,可同時使用於前地鐵和前九
鐵的出入閘機。

智能車票

隨?科技進步,車票的材料和儲存資料的方法亦變得多元化。除了舊式的磁帶車票外,亦有以 IC 晶片儲存資料的智能車票。這種車票不單比磁帶車票耐用 (磁帶車票平均使用40次便損耗,但智能車票則可循環使用至300次),藏於車票內的晶片使車票可以更多不同的形狀、尺寸和創意設計推出市場。除香港外,深圳、台灣等地亦有使用智能車票。

智能車票 (港鐵機場快線) - 撕開面層後,車票內的 IC 晶
片清晰可見,而因晶片設計的原故,有凸起方點在車票
的不同位置。
智能車票 (台北捷運 / 深圳地鐵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